地名由来

  澳门以前是个小渔村,它的本名为濠镜或濠镜澳,因为当时泊口可称为“澳”,所以称“澳门”。澳门及其附近盛产蚝(即牡蛎),因此后人把这个名称改为较文雅的“濠镜”。清乾隆年间出版的《澳门纪略》中说:“濠镜之名,着于《明史》。东西五六里、南北半之,有南北二湾,可以泊船。或曰南北二湾,规圆如镜,故曰濠镜。”从这个名称中,又引申出濠江、海镜、镜海等一连串澳门的别名。


  澳门的英文名称源于妈祖,明嘉靖三十二年(1553年),葡萄牙人从当时明朝广东地方政府取得澳门居住权,成为首批进入中国的欧洲人。当时葡萄牙人从妈祖阁(妈阁庙)附近登陆,向当地人询问这里的地名,因在妈阁庙旁,当地人便回答妈阁,于是澳门便被命名为Macau(妈阁葡萄牙语的译音),大陆多拼写为Macao。

经济

  澳门是中国人均GDP高的城市。主要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。澳门经济规模不大,但外向度高,是中国两个国际贸易自由港之一,货物、资金、外汇、人员进出自由,亦是区内税率低的地区之一,具有单独关税区地位,与国际经济联系密切,与欧盟及葡语国家有着传统和特殊的关系。


  2016年,澳门本地生产总值为3394.472亿澳门元,第二产业比重下跌,第三产业比重回升,第二产业占行业增加值总额的比重由2015年的7.8%下跌至2016年6.6%,第三产业的比重由92.2%上升至93.4%,其中博彩及博彩中介业的比重为47.2%,非博彩服务业的比重为46.2%。


  2017年,澳门本地生产总值录得4042.0亿澳门元,实质增长9.1%。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2017年10月发布的《世界经济展望》,预测2018年澳门经济实质增长7.0%。2017年综合消费物价指数按年上升1.2%。2017年出口总额同比上升12.3%至112.8亿澳门元,年入境旅客总数为3261.1万人次。主要贸易伙伴包括有中国内地、欧盟、美国和中国香港等。

饮食

  澳门餐饮主打粤菜和葡式澳餐。澳门的居民多为广东移居,所以粤菜的传统在澳门被保留下来,并且融合了西式烹饪的技巧,使得粤菜别有一番风味。此外,葡萄牙人与上述不同地区的族群及澳门的本地华人通婚,以致各地与本地的材料、菜色和煮法渐渐融入澳门的传统葡国菜。澳门土生葡人美食烹饪技艺于2012年获列入澳门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
  特色饮食:澳门烧肉、葡式蛋挞(葡挞)、马介休、水蟹粥、免治、鲜虾浓汤、椰汁糕、甘薯蛋糕,猪扒包